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BANDAO aPP

欢迎来到半岛综合体育(股票代码:831999)官方网站!

企业邮箱|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服务热线: 4000-588-578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生态环境部5月例行闻发布会——碳市场相关信息

发布日期:2021-05-28 13:29:00 浏览:-| 加入收藏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副总工程师李健军出席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部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关心的问题。

刘友宾会上通报了生态环境部的近期工作,与碳中和相关资讯如下:

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准备工作

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主要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过40亿吨,将成为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的碳市场。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又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等规范,印发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等市场管理规则,并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配额核定等工作。

近期,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主要排放单位名单>并做优发电行业 配额预分配工作的通知》(国环规气候〔2020〕3号)的有关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我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中国新闻社记者:中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环境监测如何发挥作用,下一步在中国实现碳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是怎样的,谢谢。

柏仇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现在“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热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与气污染物排放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点,对于“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这对监测体系及时跟进支撑也提出了的更要求。

我部在碳监测方面有一定工作基础。一是环境浓度监测。从2008年起,国陆续建成16个气背景值监测站,其中部分站点能够实时监测CO2和CH4。部分省份开展了城市尺度温室气体试点监测。二是点源排放监测。电力等主要行业 骨干企业,在现有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与核算结果进行比对。三是遥感监测。针对CO2、CH4等温室气体,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碳排放反演等业务化遥感监测评估能力。

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需求,我们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开展了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研究,总的原则是:以服务支撑碳排放核算为基本定位,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周全设计、主要推进,科研先行、业务统一。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方法基本成熟。

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三项试点。一是排放源监测试点。鼓励电力、钢铁等主要行业 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测先行先试,加快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比对,探索实测结果在企业排放量核算与交易、减排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上周,我们召开了10个行业 和部分主要企业的先行先试座谈会,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二是主要城市监测试点。结合现有城市空气量监测基础,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试点,组建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网,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三是区域监测试点。推进国气背景站温室气体监测设施提标改造,结合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提升区域和背景尺度温室气体监测能力。谢谢!

以上即为本次生态环境部例会有关碳中和的相关信息通报。


来源:生态环境部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

声明:凡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5300号

XML 地图